|
10月20日下午,“红色文化赋能老字号创新”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市轻工业协会联名共创沙龙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初心教室举行,共同探索红色文化与上海轻工制造业领域老字号品牌跨界融合的新路径,为文化传承与品牌振兴提供新范式,迎接2026年建党105周年大庆。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阮竣,上海市轻工业协会会长王长林、秘书长苗华及秘书处成员,以及一批品牌企业的总经理、老专家、企业代表等50余人参会。
阮副馆长在致辞中指出“一大文创”品牌创立四年来,始终致力于打造带得走的红色文化符号,积极探索“文化+”发展路径,与众多老字号品牌达成跨界合作。并期待通过本次沙龙活动,有更多的跨界联名和联动,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呈现丰富的内容和故事。与此同时,中共一大纪念馆也会不遗余力把好的资源分享出来,在品牌共建中,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王会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市轻工业协会文创联名活动的具体内容:“一个主题,两个效益,三个阶段,三波热潮”。同时指出,面对新的市场格局与消费趋势,上海老字号必须开辟新赛道,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并非简单的产业合作,而是为品牌注入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这是实现“守正创新”的关键路径。他呼吁行业以此次共创沙龙为起点,收获思想启发、凝聚合作共识,携手开启红色文化与老字号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案例分享环节,已经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IP联名合作的三家品牌企业相继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上海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六神品牌总监薛莹作了“文化赋能,年轻创新,从国民到国潮”的演讲,重点介绍了“六神”的演进史,尤其是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合作的“六神驱蚊蛋”,具有小巧便携的特点,驱蚊更专业、更安心、更有feel。
上海英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文斌介绍了以“虚心好学、实干创新、不断赶超、为国争光”的英雄精神,启动“红色文化+民族品牌”的创新模式,开展联名合作,已先后研发成功钢笔墨水联名套装和毛笔墨汁联名套装两种IP联名产品,正在研制新的联名产品,同时,英雄产品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成为纪念馆的留言签字笔。
复星全球合伙人、上海表业总经理孟文博介绍了“上海”牌手表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合作进展,已在打样3款新品,象征革命精神永续传承,致敬朝气蓬勃的年代,致敬革命前辈,传承珍贵的红色记忆。
活动现场正式成立了上海市轻工业协会老专家智库。苗华宣读了《关于组建上海市轻工业协会老专家智库的决定》。该智库主要职能是,为上海轻工行业“十五五”规划的谋划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与决策支持;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将老专家长期积累的专业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助力上海轻工行业人才梯队建设;针对轻工行业及企业遇到的经营管理及技术难题开展实地调研,提供解决方案。首批老专家智库由石力华、沈建芳、张敏、唐仁承、黄莅国、葛文耀(按姓氏笔画为序)等同志组成。
品牌分享环节。上海梅林食品(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香港天厨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唐仁承做了“上海品牌无愧于上海”的发言,分析了上海轻工形成并拥有众多品牌的诸多因素,提出了"不变真章,共舞时代"的品牌建设方针,期望上海品牌在新时代做出新的发展。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葛文耀对上海名牌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联名共创予以赞扬,并提出三个观点:一是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并不高,发展空间大,对轻工业充满信心;二是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有一定优势,要克服自卑心理;三是发展联名产品,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赢。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作了"洼港潮涌,梦想起航"的讲演,思乐得制品已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际设计大奖的"全满贯"获得者。他们坚持“一群人、一杯(辈)子、一梦想”,建设成与国际一线品牌叫板的知名民族品牌。所在临港地区厂址已建成上海工业旅游景区,愿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深入合作。
本次沙龙活动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轻工业协会、上海市文促会红色文创专委会主办,光明食品国际有限公司协办,上海东方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